河南養蜂業亟須破冰 蜂農抱團求突圍期待政府扶持
發布時間:2015-10-13 16:23:26 已瀏覽:1123次
目前我省有養蜂專業戶5000多戶,飼養蜜蜂70萬群,占全國蜜蜂飼養量的近十分之一,從業人員達2萬多人。但是,長期以來,我省養蜂業經營分散,缺少龍頭企業和主導產品,發展滯后,養蜂者面臨著青黃不接的處境。日前,記者走近蜂農,尋求拯救我省養蜂業的良方。
我省養蜂業瀕臨危機
河南是養蜂大省,養蜂歷史悠久,蜂群總數、產量都居全國前列,僅次于浙江,出口量最高年份達16000噸,產值達10億元。據統計,目前我省有養蜂專業戶5000多戶,飼養蜜蜂70萬群,占全國蜜蜂飼養量的近十分之一,從業人員達2萬多人,常年在農業生產之余從事養蜂。
但是,長期以來,我省蜂農以養蜂作為副業,分散經營,缺少龍頭企業和主導產品,發展滯后,幾十年來停留在原料的出口和供應上。
“以原料方式賣出,然后在外國加工后又被高價買回,最終損害的是處于鏈條底端的蜂農的利益?!敝性錁I協會會長何昕說。
在物價上漲的今天,唯獨蜂產品上漲幅度寥寥,再加蜂農銷售渠道的不暢,蜂農效益始終上不來,即使現有的養蜂農民不放棄養蜂,也面臨著養蜂者青黃不接的處境,他們的下一代現在也不愿意再過“吉卜賽人”的生活,更愿意到城市里做工。
“作為農業大省,發展養蜂業可以為我省農作物、瓜果、蔬菜提供自然授粉,是農業的有機組成部分,被譽為‘空中農業’。蜂農一旦放棄養蜂,河南近10億產值的養蜂業將面臨崩潰的危機,同時也威脅到糧食的安全生產?!焙侮空f。
蜂農抱團尋求突圍
在三門峽崤山一蜂業基地,蜂農侯寶敏說:“我家是養蜂世家,幾代人都養蜂,記得2006年,我曾經想放棄養蜂,因為流動放蜂累暫且不說,還沒有我鄰居去外地打工掙得多,對未來看不到什么希望?!?/span>
“我養了一輩子蜂,但僅僅是維持生計,看到別人一家一家富起來了,心里著急呀。2007年,我和養蜂的伙計找到何昕,看看有啥好辦法改變目前的窘迫現狀沒有?!?0多歲的蜂農王喜成說。
2007年,侯寶敏等蜂農成立了河南蜜樂源蜂業合作社,推選何昕為合作社理事長,并進行“蜜樂”品牌的注冊,請專業設計師為合作社設計品牌包裝。
在合作社的辦公室墻上,記者看到張貼有一張全國各地花期開花的時間表,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在不同的季節,不同的花期,合作社會派工作人員先期前往蜜源地查看蜜源,然后統一組織合作社蜂農前往放蜂,減少了運輸成本,保證了蜜源的純正。
今年,三門峽的崤山槐花長勢特好,合作社組織一部分蜂農到那里去放蜂,采出的槐花蜜既純正,成熟度又高。6月1日,合作社還把新生產的槐花蜜送給了英雄老人李文祥。
合作社堅持按照統一生產技術培訓、統一質量標準、統一品牌和銷售的原則,不僅拉近了蜂農與市場的距離,而且形成了品牌力量。合作社蜂農收益大幅提高,增強了他們養蜂的決心和信心。
“2010年,加入合作社的蜂農以合同保護價結算給合作社統一銷售,年均收入4.5萬元,是當地未入社社員收入的2~3倍,二次分配戶均4000元?!焙顚毭粽f。
期待政府給予扶持
我省自然蜜源植物豐富,每年從3月到9月有油菜、紫云英、蘋果、槐花、荊條、野酸棗、野山花、椿樹、柿樹、榆樹及各種瓜果蔬菜等主要蜜源,跨春夏秋三季,蜜源植物面積有8000萬畝,可容納800萬群蜂的需要?!暗?,地方政府大都喜歡短期的經濟效益,對于看不見、摸不著的長期生態效益重視不夠?!崩戏滢r李子坤說。
據統計,全世界約80%的開花植物靠昆蟲授粉,而其中85%靠蜜蜂授粉,90%的果樹靠蜜蜂授粉。也就是說,如果沒有蜜蜂的傳粉,約有4萬種植物會繁殖困難、瀕臨滅絕,保護蜜蜂就是保護人類自身。
愛因斯坦預言:假如蜜蜂消失,人類將只有四年光陰。從某種意義上講,科學家的預言也是要我們人類自身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。
“蜜蜂授粉對人類貢獻巨大,世界發達國家對養蜂都有補貼,而在我國,養蜂體系基本建立在小農經濟的間接效益上?,F有養蜂人肩負著維護生態平衡和生物鏈持續的重任,卻處于越來越被漠視的境地。如果他們放棄養蜂,必將重創養蜂業?!焙侮扛嬖V記者。
何昕認為,政府一定要從長遠利益出發,大力發展和扶持養蜂業,積極引導養蜂專業戶聯合起來,走規?;?、現代化的發展之路,轉變養蜂業發展方式,構建現代養蜂業體系,帶動養蜂業發展從傳統養蜂業向現代養蜂業轉變。只有保證蜂農的高收益,才能真正解決養蜂業青黃不接、后繼無人,蜜蜂減少的不利局面。